2020年初,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對國民安全及經濟發展產生巨大沖擊。這場危機既是對國家應急能力、生產調度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對傳統企業管理方式、技術服務能力和商業模式的重大挑戰。
疫情期間,如何轉危為機,在變革中謀新局?東土宜昌直面困難,披荊斬棘,戰疫、復工雙管齊下,在保障人身安全情況下有序推進企業經營發展,并取得卓越成效。
多措并舉 落實精準防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東土宜昌防控小組積極相應國家號召,堅決落實、落細疫情防控措施,于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小組,與各部門聯防聯動,精準施策、多措并舉。
入園期間,公司安保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嚴守入園第一道“測溫、消毒、掃碼”關卡;辦公期間,員工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用餐期間,倡導錯峰分批用餐,“一桌一人”面朝同一方向落座,在改善飲食標準下提供三餐免費福利;在減少聚集方面,堅持少開會甚至不開會的原則,在必須召開的會議上充分運用東土宜昌的信息化優勢,發起云端會議,完成“不見面”辦公,在涉及重要領導調研、會面等情況時,公司后勤保障部門堅持每日來訪前后的消毒消殺工作;員工關懷方面,落實“一日一排查、一天一上報”制度、以保障員工的身體及心理健康。
3月16日,東土宜昌防疫工作宣布首戰告捷,以“零疑似、零確診”的戰績交出優秀的答卷,這其中離不開市區政府的支持與幫助,隔離病毒,卻沒有隔離愛,每一次的送溫暖行動,都讓東土宜昌的員工切實感受到不是孤軍奮戰。
譬如,宜昌市“雙千”服務平臺積極對接,確保相應扶持政策惠及東土宜昌;政府工作人員多次到企業現場指導疫情防控方案及措施,積極為員工辦理人員、車輛通行證,為企業提前復工復產保駕護航;點軍區工會開展現金慰問活動,以鼓勵第一批逆流而上,不懼艱險的東土戰士;在各種原材料緊缺的大環境下,轄區內管理部門多次給我們送來大量生活物資……
滄海橫流顯本色,危難時刻見初心。面臨醫療物資設備連連告急的緊急關頭,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任會長的四川大學北京校友會聯合發起專項募捐;公司領導層紛紛以個人名義向慈善會捐款;向點軍區防控指揮部捐款100萬元用于疫情防控與救治工作……這些感人事跡、猶如涓涓細水,與各界友商的善舉匯聚成眾志成城的抗“疫”洪流,載入抗“疫”史冊。
當機立斷 增強技術儲備
疫情的好轉雖然讓生產“重啟”,但經濟卻沒有立即“復蘇”。東土宜昌立足當前發展形勢,以前瞻性眼光,組織協調各方轉變戰略思維,調整戰略發展方向,重點抓研發、抓管理、抓營銷。相較于同行企業的“裁員”,公司不僅沒有縮減人員編制,反而趁此機會 “招兵買馬”。
例如:考慮到東土宜昌的高科技產品研發及創新能力,公司規模、職業發展平臺,辦公環境、薪酬待遇以及外地疫情管控等一系列因素,一些位于沿海城市具備豐富經驗的高學歷、高技術人才毅然選擇留鄉就業,并迅速影響并吸引大批同行業人才加入東土,公司借此機會迅速擴充研發團隊規模,進一步提高了研發實力及產品核心競爭力;同時,通過成立市場發展部,積極維護對外關系,塑造更優的外部發展環境,以擴大競爭優勢。
逆浪前行 業績穩步增長
疫情雖然打亂了正常的工作節奏,卻考驗著公司的應急協調能力和戰斗力。在這段特殊時期,東土宜昌員工返崗率和產能恢復實現“雙百”:2月24日正式復工復產,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員工相繼返廠,至3月7日復工率已達100%;5月初,公司14條生產線重返高效,產能由復產初期的50%提升至100%。
實現“雙百”同時,一季度,公司訂單量逆勢增長33%。為了應對驟增的業務量,公司不僅采取多種措施激勵員工,還通過擴容擴建的方式來完成第二、三、四季度的生產交付,建成達產后,產能將實現同比50%的增長,前景十分可觀。
激流勇進正當時,業績的增長與員工的付出密不可分。為使設備更“高產”,東土宜昌采用“白+黑”、“5+2”的方式,保障設備24小時高效運轉;員工在各自崗位上盡職盡責,爭分奪秒地搶抓生產任務,吃住在園區,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都不提“回家”二字;技術干部更是利用午飯后的休息時間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確保設施設備“動力常在”、生產線“平穩順暢”、作業環境“安全穩定”。
在產品營銷方面,公司對照年度目標任務,科學評估疫情下市場的變化趨勢,全面了解市場需求,搶抓先機。為保證銷售渠道暢通及產品交付及時,公司有關部門密切加強內外部溝通和崗位協作,堅決履行崗位職責,全力保障產品供應不間斷;質檢部門員工克服現場人員少,檢測產品增多的實際困難,始終堅持落實產品檢驗作業指導書,把好產品交付的最后一道關。
國內疫情情況好轉,境外形勢卻愈發嚴峻。為確保海外項目的順利實施,公司技術團隊與時間賽跑,冒著疫情風險遠渡重洋,克服現場施工力量單薄、氣候條件艱苦、無替換元器件等等困難,多方協調尋求解決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最不可能的任務,客戶也不禁為“中國效率”點贊。
乘風破浪終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未來,東土人身背強弩、手持利劍、披甲出征,以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搶占工業互聯網領域制高點,為中國工業互聯網事業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